7月的耀州,夜色被文化点亮。升级版的耀州区群众文化品牌活动“耀州大舞台”通过“文化+夜市”新模式,为市民打造了集艺术欣赏、消费体验和社交互动于一体的夜间经济新场景,让舞台有“好戏”,消费好“有戏”。
7月22日晚8点,耀州区永安广场人潮涌动。露天舞台上的精彩演出吸引着来往群众驻足观看,十余个公益免费摊位前的顾客络绎不绝。“听说这几天广场有演出,特意带老人和娃来转转,没想到还有手工编织、糖画等各种摊位,人真多、真热闹。”市民张宁欣喜地说。
耀州面塑市级非遗传承人宋保民的摊位被孩子们团团围住。彩色面团在他的指间翻飞,经过捏、搓、揉、掀,不一会儿就化作栩栩如生的“齐天大圣”。
“好的时候每天收入上千元,一般情况下能卖二三百元。”宋保民坦言,“文化夜市”既展示了非遗魅力,又让传统手艺实现了市场价值。
隔壁的冰粉摊主赵文颖正麻利地为顾客浇上红糖浆和各种小料。这位白天坐办公室的年轻人,把免费摊位视为实现创业梦想的起点。她说:“区文旅局提供的免费摊位,降低了创业门槛,让我每天下班后能多赚一百多元。”像她这样的青年创业者,占比超四成,形成了老手艺与新业态并存的独特风景线。
舞台上,秦腔、歌舞、快板轮番上演,舞台下,观众们品尝美食、欣赏节目。“看看演出、吃点小吃,咱现在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了!”市民李海峰感慨道:“‘文化夜市’真正实现了亮城市、聚人气、火经济。”
“文化演出+夜经济消费”双轮驱动,正在让城市的夜晚焕发出新的活力。当露天舞台的鼓点声与烤串的滋滋声“同频共振”,当非遗面塑与网红冰粉“比邻而居”,耀州的夏夜正演绎着文化与经济的“双向奔赴”。
耀州区文化馆副馆长孙洁说:“目前我们已经举办了17场‘耀州大舞台’暑期系列文化活动。今年最大的亮点是将消费融入到了文化惠民活动中,既点亮了城市的夜晚,也温暖了百姓的生活。耀州区文化馆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,持续深化‘夜经济+’模式,提升全区群众文化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,为城市注入更多烟火气与人文魅力。”
记者手记
夜幕下的耀州,文化是灯,经济是光。当传统与现代在夜市相遇,当艺术与生活因创新而交融,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场场演出、一个个摊位,更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自信与经济活力。这样的"双向奔赴",正是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生动写照。期待更多这样的创新实践,让城市的夜晚不仅有亮度,更有“热度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