唱支山歌给党听
让雷锋精神在铜川蔚然成风
李倩
“唱支山歌给党听,我把党来比母亲;母亲只生了我的身,党的光辉照我心。”这节录于《雷锋日记》的小诗,作者为陕西铜川矿务局煤矿的职工蕉萍。由雷锋“做媒”,作曲家朱践耳谱曲,一首经典歌曲由此问世,成为祖国亿万儿女在各种场合表达爱党情怀的歌曲。
《唱支山歌给党听》从“煤城”诞生,雷锋精神也在铜川蔚然成风。从王家砭42名村民两天两夜不畏严寒将侧翻货车上20余吨橘子捡拾装箱,到宜君县迷家塔村村民和民警联手帮忙捡拾散落的10吨苹果;从爱心企业家唐孝标14年捐资助学500余万元,到“袖珍”乡医李文强24年走村串户守护一方百姓安康;从铜川一中学5名学生勇救落水妇女后悄然离去,到“红衣女子”郭晓燕扶起跌倒老人后悄悄离开。从“铜川好人”到“好人之城”“幸福之城”,学习雷锋好榜样,千万个雷锋在这里成长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雷锋精神是永恒的,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。”“要见贤思齐,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。”
传承雷锋“一辈子”的无私奉献情怀
“人的生命是有限的,可是,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,我要把有限的生命,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。”这是雷锋在1961年10月20日写下的一篇日记。这篇日记生动地诠释了他生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赤诚心声,“雷锋出差一千里,好事做了一火车”的故事激励了几代人。
毛泽东同志曾说:“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,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,不做坏事,一贯地有益于广大群众,一贯地有益于青年,一贯地有益于革命,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,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!”从“心中装着全体人民,唯独没有他自己”的焦裕禄,到“不治服风沙,就让风沙把我埋掉”的谷文昌。从积劳成疾猝逝在工作一线的沈浩,到为带领群众脱贫耗尽最后一份心力的“羊书记”姜仕坤……千千万万的共产党员用无私奉献推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,也点燃了自己的生命之火。奉献不仅体现在惊天动地的伟业中,也体现在一件件小事中、一次次担当里。张水珍,铜川市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,三十余载悉心照顾六位毫无血缘关系的老人;好婆婆李艳华用细心照顾和真情陪伴,使植物人儿媳开口叫“妈”,用无私的母爱创造了生命的奇迹;家境窘迫的余广贤在父亲的影响下,几十年如一日,义务照顾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。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,需要千千万万个脚踏实地、默默耕耘的奉献者。
传承雷锋“一颗钉”的学习钻研精神
1962年4月17日,雷锋曾在日记中写道:“一个人的作用,对于革命事业来说,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。螺丝钉虽小,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。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。”
雷锋在连队是“业余修理员”;在医院住院是“劳动修养员”;在出差途中是“义务勤务员”;在部队驻地是附近小学的“校外辅导员”。螺丝钉的作用被雷锋反复思索,最终形成了“螺丝钉精神”。
2018年9月,习近平总书记到辽宁省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参观时强调:“雷锋是时代的楷模,雷锋精神是永恒的。”他号召我们“要做永不生锈的螺丝钉”。做好“螺丝钉”,要掌握高超本领。党员干部要掌握真本领、真手艺,成为伟大事业所需要的“螺丝钉”;做好“螺丝钉”,要增强大局意识,要跳出个人的局限,着眼大局、把握大局、服从大局、服务大局,为全局形势、整体利益而努力奋斗,确保大机器的正常运转。
做好“螺丝钉”,要坚定理想信念。要做一颗永不生锈的“螺丝钉”,及时“清洗”思想上的“油垢”,永不生锈、永不腐蚀,为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作出贡献。
传承雷锋“一颗心”的爱国报国之志
雷锋在一则日记中这样写道:“有些人说我是傻子,是不对的,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、有利于国家的人。如果说这是‘傻子’,那我是甘心愿意做这样的‘傻子’的”,字里行间饱含着爱党、爱国、爱社会主义的炽热情怀。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爱国,是人世间最深层、最持久的情感。”前有“捐躯赴国难,视死忽如归”精忠报国的一片丹心,后有“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”无畏生死的家国大义。新中国成立后,更有钱学森、邓稼先、黄大年等人“心有大我、至诚报国”的爱国奉献。爱国之情、报国之志一直蕴含于华夏儿女灵魂深处,永远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奋发向上。面对新时代新挑战,我们自当秉持“建功必须有我”的政治觉悟,发扬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”的责任担当,急国家之所急、解发展之所难。心怀爱国之情笃行报国之志,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艰苦奋斗、建功立业。
传承雷锋“一分钱”的勤俭节约品格
雷锋曾经在日记中写道:“我们的国家不富裕,还有困难,一定要发扬勤俭节约、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。我每花一分钱都很自然地联想起过去的生活,告诫自己不能忘本。”雷锋要求自己“在生活上,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”,总是把节省下来的钱用于支援国家建设,用于帮助他人解决困难。工作上,他把困难比作“纸老虎”,主动申请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工作,“不但‘遇虎而打’,而且进一步‘找虎而打’”。艰苦奋斗、勤俭节约成为雷锋一生崇高的境界和行为方式。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无论我们将来物质生活多么丰富,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的精神一定不能丢。”谦虚谨慎、艰苦奋斗,是我们这个百年大党代代传承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。井冈山的星星之火、兰考的森森泡桐、深圳的拓荒牛、十八洞村的新村寨等等,都是生动的见证。
回望过去,我们党依靠谦虚谨慎、艰苦奋斗,胜利时不骄傲,困难时不低头,丰裕时不奢靡,匮乏时不退缩,创造了百年大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不断自我革命、永葆生机活力的伟大奇迹。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,我们党依然要永葆谦虚谨慎、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,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。
雷锋,这个平凡而伟大的名字,在岁月长河里永远闪亮。雷锋精神,这座永恒而不朽的丰碑,在时代变迁中永不褪色!歌曲《唱支山歌给党听》不断唱响在大漠边关、高山哨所、边防海岛、菁菁校园……雷锋精神也如春日弦歌,早已深入人心、行而不辍。
(作者为中共铜川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、党建副教授)